年12月30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的重大问题和作出的重要部署,包括“持续增加各类市场主体数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类隐性壁垒”“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持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等内容,再次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营造创业软环境。
回望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考验,云南顶住压力,经济发展呈现持续恢复、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市场呈现新气象——
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工业引进省外资金同比增长7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4.6%,在建项目同比增长26%,新开工项目增长46%。
截至年11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达到.51万户,较年底净增72.54万户同比增长19.62%。实有企业数突破百万大关,达.14万户,增长了14万户,是“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量的两倍。实有“四上”企业户,同比增长13.36%,市场主体量质齐增。
市场投下“信任票”,折射出的正是云南营商环境之变。投资升温、项目落地、创新集聚的背后,是云南省直面营商痛点、改革难点、市场堵点,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了功夫。
重塑营商生态,敢于刀刃向内是关键。
年2月,云南出台改进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相关规定,并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纪检监察、组织、宣传、发展改革等10个部门参加。抱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紧迫感,旨在以干部良好状态提升发展实绩,一场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行动在云岭大地迅速展开。
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云南全面推行后,云岭大地就掀起了重大项目大抓实干的热潮,各地、各行业发出提速竞跑、争先进位、你追我赶的强烈信号。
一方面,云南多个州市“一把手”主动出击,带队外出招商引资,力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辖区。
“要千方百计去招商,走出去,请进来,坐在家里等是不行的!”在年云南举行的一次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上,面对各州市在场的领导干部,云南省委主要负责人说。
年6月、7月,昆明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收获了两个“千亿大单”。其中,昆明—成渝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35个项目,协议金额.83亿元;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签约55个项目,协议金额亿元。
▲红河州打造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不仅是昆明,红河州建立“一把手”招商责任制,出台了《红河州“一把手”招商工作方案》,以“一把手”为引领激活招商“新活力”、凝聚招商“新动力”。将“一把手”招商纳入“红黑榜”,将招商成效、经验和特色“晒一晒、比一比”,充分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年1至3季度,红河州“一把手”开展外出招商活动次,拜访企业户,共促成个项目签约,协议总额.71亿元,促成项目落地77个。
▲宇泽半导体(云南楚雄)有限公司工人在单晶硅拉棒生产车间检查单晶硅拉棒质量。夏天彧摄
而楚雄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一把手”招商的通知》,对全州各县市、17个州级行业主管部门“一把手”招商提出明确要求。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楚雄州党政代表团先后15次赴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开展“招大引强”项目对接,协调解决重大项目推动中的困难和问题。截至年12月,楚雄州、县市党政“一把手”和州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积极行动外出招商次,成功签约个;参加和组织省、州重大招商活动集中签约项目91项,签约规模突破千亿元,达.4亿元。
在“一把手”招商的高位推动下,一批产业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完善了产业链条、丰富了产业生态,产业集群效应渐显。
▲砚山绿色铝产业发展跑出发展“加速度”。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图
另一方面,企业引进来、落了地,关键还要留得住、发展好,优良的营商环境就是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云南各级各地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只为提升营商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
“在座的企业家没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