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金殿顶上金凤凰探究一只铜鎏金脊兽的身世 [复制链接]

1#

清雍正—乾隆铜鎏金凤凰

「吉祥」「西南」款

31.5cm.High

金殿顶上金凤凰

探究一只铜鎏金脊兽的身世之谜

作者:何朝阳

这是一只高达32.5厘米的铜鎏金凤凰,它头微微上扬,凤冠之后高耸着灵芝状翎毛,鹰嘴、丹凤眼,颌下火焰状垂羽,颈部羽毛层层叠叠犹如璎珞,身披树叶状羽毛秩序井然,卷状羽毛犹如绶带,粗壮的腿部覆盖鱼鳞甲片,爪子粗短尖锐有力,火焰状的尾巴上翘,浑身散发着尊贵、自信与活力。从它半立半踞的姿态和脚面及凤尾下方的孔洞可以判断,它应该是一只立于皇家建筑顶上的金凤凰。

翻看底部,脚底分别刻有“吉”“祥”二字,说明其失蜡法铸造时即在蜡样上刻画,借此凤凰祈求吉祥的意味明显。靠近凤尾处又有“西南”二字,指示它应该曾安装于大殿的西南方位屋脊。一般情况,这类建筑构建是无须明确方位的,可见皇家工艺制作时考虑问题更细密,上下构建配套制作,位置特定。

▲(图片依次为)左爪底部、右爪底部、底图

凤是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是祥瑞的象征,在旧时也比喻有圣德的人。与龙一样,站立在古代帝王的重要建筑上,以显示皇权的威严,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同时也是国运昌盛的象征。

这只金凤凰采用失蜡法一体铸造,所有见光处满鎏金,并且黄金鎏得非常的厚实,铸造、打磨、錾刻、鎏金各种工艺都非常精细,一看就是皇家工艺,更准确地说是清代雍正-乾隆宫廷造办处所制器物。

作为脊兽,这样一只宫廷制作的铜鎏金凤凰,世所罕见!

在国内所有的拍卖纪录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一件!

因为这种铜鎏金脊兽本身极其稀少,当年都立于高大且护卫森严的皇家建筑屋顶,今天这样的建筑也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有怎样的身世?

确实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

中国特有的古建筑脊兽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屋脊靠近檐角的部分,多安放动物造型的立体装饰构建,称为脊兽。它们是为了防止屋脊过长导致滑坡,用钉子固定脊瓦后,为避免雨水腐蚀铁钉给脊瓦加的帽子。这些端坐檐角的小兽,不但实用,还具有祈福、镇火的作用,日益为人所重视,越做越精美,成为了建筑屋顶上的点睛之笔。“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唐宋时,屋檐上只有一只脊兽,以后数目逐渐增加,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合称“脊兽”。

《大清会典》规定屋脊上这些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其中天马与海马、狻猊与押鱼之位可置换。如若数目达不到9个时,则依先后顺序。紫禁城中“金銮殿”太和殿为等级最高的建筑,角脊之上排列着10个小兽,其顺序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中和殿、保和殿及乾清宫都有9个,其它宫殿的脊兽按级递减。

▲太和殿屋脊兽

不过,即使是皇家建筑,也极少使用铜质脊兽,连紫禁城的“金銮殿”太和殿也仅是使用明黄色的琉璃瓦,安放琉璃材质的脊兽。换而言之,皇帝贵为人极,也不能住安有铜鎏金脊兽的房子。

什么样的建筑,才可能安放这样的铜鎏金凤凰呢?

可以肯定一点,只有超级尊贵的铜鎏金屋顶,才有可能配套使用铜鎏金的脊兽。

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金顶

在古代,使用铜做建筑材料,又用铜脊兽装饰飞檐的建筑,全是修建在名胜之地的宗教建筑,都被称为“金殿”。

其中,最有名的是明成祖朱棣敕建的武当山金殿。

明永乐十四年(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武当山天柱峰顶修建金殿,用来供奉“护国神”真武大帝,因为他在“靖难”夺权的战争中多次得到真武大帝的护佑。据《明史》及《武当山志》记载,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后,经运河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

武当山金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5.8米,进深三间4.2米,高5.54米。仿大式木结构,鎏金铜殿,采用皇家专用的重檐庑殿顶,殿顶正脊两端饰以大吻,戗脊饰一兽头、五蹲兽、一仙人,檐头饰云龙纹圆瓦当和滴水也全部铜鎏金。

▲武当山金殿

其他的“金殿”都是仿自武当山,如五台山大显通寺内“显通铜殿”、昆明东北郊鸣凤山铜殿、峨眉山金顶的体量都大致相仿,且无鎏金,显然它们的体量和建筑等级和这只金凤凰差距甚远。

这些“金殿”说明,必须是高等级的皇家宗教建筑才有可能装饰铜鎏金的脊兽!

紫禁城里的金顶建筑

清朝,顺治皇帝,笃信佛教,传说他最终出家;雍正皇帝,也是个潜心修禅的大居士,同时又崇尚道教,还亲自在宫殿顶上安符牌厌胜(镇压邪祟);乾隆皇帝,曾奉三世章嘉活佛为师修习密宗,更被蒙、藏地区尊为文殊菩萨化身的大皇帝。他在位时,将宫中西花园前中正殿宫区的一大块空间用作藏密梵唱。

▲乾隆佛妆唐卡像

此唐卡为乾隆中期佛装像,为官廷画师所绘。乾隆头戴班智达帽,身着僧衣,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持法轮,结跏趺坐在莲花托宝座上,周环以藏传佛教历代先师。左肩上《般若经》、右肩上智慧剑是文殊菩萨的身分象征。

中正殿宫区是紫禁城唯一全部由佛堂组成的建筑区域,包括中正殿及其东西配殿,淡远楼,香云亭,宝华殿,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及梵宗楼10座建筑,俨如一座立体坛城。这里是专门处理皇官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管理范围包括主持皇家寺庙建设、举办法会、佛经翻译印造、造像与法器制作、唐卡织绘等。殿内主供无量寿佛,是为皇太后、皇帝祝福延寿的地方。

▲中正殿建筑群

其中,雨花阁是由三世章嘉建议修建的汉藏式建筑,仿西藏托林寺(一说桑耶寺)建成,阁共四层,严格按照藏密的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设计,主供大威、胜乐、密集三大主尊,是乾隆与章嘉活佛修炼密宗的道场。这座楼是故宫造型最特别的宗教建筑,也是唯一覆盖金瓦的建筑。它屋面满覆鎏金铜瓦,四条脊上各立一条铜鎏金行龙,宝顶处安鎏金铜塔,光四条龙和塔就用铜近斤,显示了它至高无上的精神地位。

▲雨花阁金顶

紫禁城里,再也找不到第二座铜鎏金屋顶的建筑。不过我相信,以康乾盛世的国力,乾隆皇帝极好奢华的性格,一定还会有另外的铜鎏金屋顶的大殿在他授意下诞生!

塞外皇家寺庙的金殿和金脊兽

找遍了北京城的相关记录,没有发现更多的金殿信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塞外的皇家宫苑——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宫苑,它地处关外又靠近京城,得天独厚的的自然环境赢得了自康熙以降历代满清皇帝的喜爱。从康熙四十二年(年)开始兴建,到乾隆五十七年(年)完工,康雍乾三朝的89年中,不但营建了庞大的皇家园林,还在附近修建了以藏传佛教为主要特色的大型皇家寺庙,借用宗教力量,加强西藏、青海、新疆、内外蒙古各民族对中央的向心力,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备边固疆、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场所,成为了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年是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次年是乾隆母亲的八十大寿。“两寿”期间,蒙古、西藏、青海等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宗教领袖都要前来祝寿、礼佛,乾隆皇帝一方面想为自己和母亲祈福,另一方面也想以庆寿知名,行怀柔之实,于是敕命建造了外八庙中最大的一座——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远视图

就在这座大庙的核心建筑——万法归一殿的鎏金屋顶上,我们找到了这只金凤凰的同胞姐妹。

▲大殿金顶上的铜流金脊兽

普陀宗乘之庙,是仿西藏布达拉宫的汉藏风格的顶级皇家大庙。它本身是一个占地二十二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主体建筑是仿布达拉宫而建的大红台和白台。高耸的大红台内部,是“回”字形的三层群楼,群楼的中心为万法归一殿,意为“天下各个教派尽归于此”。大殿采用重檐四角攒尖顶,殿顶全部用鱼鳞状鎏金铜瓦覆盖,屋檐四角都安装七只铜鎏金的脊兽,整个殿顶在阳光下金光灿烂、熠熠生辉。殿内藻井也用铜鎏金的盘龙装饰,供奉的金、银、铜鎏金、玉石等材质佛像五千一百七十八尊,各种供器达九千九百件,整个陈设金碧辉煌,神圣庄严。

万法归一殿是乾隆皇帝与王公大臣、各少数民族及宗教领袖,一同为自己的六十大寿及皇太后八十大寿举行盛大佛事活动的地方。有幸走进大殿的人,佛法无边、皇恩浩荡的感觉定是油然而生。

▲大殿金顶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乾隆皇帝着实花费巨资。据清廷内务府《查核布达拉庙工程用过银两折》记载,大庙建设共领用过白银一百九十三万六千七百九十八两。其核心的万法归一、慈航普渡、权衡三届三个殿顶的铜瓦鎏金,共耗用头等金叶一万五千多两,红铜二十多万斤,工费十多万两白银。

▲大殿藻井

或许,只有这种终极皇家佛殿,才能使用这样的铜鎏金屋顶,安装铜鎏金的脊兽。

我们实地考察了普陀宗乘之庙,认真查看了博物馆中展览的同类铜鎏金脊兽陈列品,惊喜的发现,其尺寸几乎一样。展出的铜鎏金天马没有冠羽,比这只凤凰矮1厘米。

将两只鎏金凤凰做仔细比对,还是发现有很多细微差别。例如大殿的凤凰嘴巴略长而尖,脖子略纤瘦,小腿偏长,身形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鸡;而这只凤凰嘴更短而宽大,脖子更粗壮,小腿粗短,身形壮硕更接近想象中的神兽。我判定,这只金凤凰制作时间比万法归一金殿顶上的应该更早。

▲普陀宗乘之庙鎏金凤凰脊兽

万法归一金殿的金脊兽,实证了这只凤凰确实出自乾隆宫廷,应该是另一处年代更早的、同样级别的金顶皇家佛殿的建筑构件!

▲本场拍品

身世依然成谜

乾隆盛世,还有没有其他像普陀宗乘之庙这样高等级的皇家佛寺呢?

因为手头的资料、档案有限,竟一时没有了头绪。

作为建筑构件,不管是金是瓦,它的正常状态都应该是立于高高的屋顶。而这只铜鎏金凤凰脊兽,不但离开了它原来的建筑,而且失群成为了单独的一只,却又历经三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毫发无伤。

我们能够推断它的皇家出身,却无从知晓它经历过什么。

或许假以时日,在更多热心的专业人士的参与下,终能够厘清它身上曾经发生的故事。

参考文献:

1.《清朝的宗教政策》于本源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

2.《清朝塞外皇都-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研究》张羽新、张双智著,学苑出版社,版

3.《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郭秋良、衣志坚著,河北美术出版社,年版

4.《紫禁城》赵广超著,故宫出版社,版

5.《这里是故宫—瑞脊兽祥》向斯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