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海自主品牌发展70年青海新闻网 [复制链接]

1#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青海解放70周年。70年春风化雨,70年春华秋实,70年披荆斩棘,70年砥砺奋进,70年的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其中,青海自主品牌也从蹒跚起步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品牌是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以其独特的外在标识与精神内涵成为了推动产品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载体。区域自主品牌是地区产品培育市场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塑造美誉度最为重要的自觉追求,更是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其自主品牌建设的发展态势反映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即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

一、筚路蓝缕:青海自主品牌不断壮大

70年前的青海,经济发展薄弱,社会建设滞后,百废待兴。历届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全局考虑,开始擘画青海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青海品牌建设也开始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慢变快、从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青海坚持“资源禀赋”原则,围绕青藏高原特有自然资源开始了品牌建设之路。上世纪80年代,我们出现过以“盐桥”钾肥、“康尔素”雪糕、“海山”牌高压锅、“青海湖”牌香烟等为代表的省内知名品牌产品;上世纪90年代,我们有过“白唇鹿”牛绒衫、“三普药业”口服液等已经形成国内市场、具有青海特色的自主品牌;年以后,青海自主品牌“晶珠”藏药、“青海青”沙棘酒、“布哈拉”民族服饰等自主品牌不仅在国内享誉盛名,而且部分品牌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今,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的“”已然成为高端牦牛肉的代表品牌;“三江源”已成为冬虫夏草产业的领军品牌;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天佑德”青稞酒成为青稞酒的龙头品牌;“圣源”制毯成为全国手工藏毯的知名商标,还获得了美国绿色环保低碳认证;“昂思多”“昆仑山”已成为高原矿泉水中的高端品牌;“八瓣莲花”成为青海民族工艺品的象征性品牌。同时,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仙红”辣椒、“汉尧”“弘大”菜籽油、“西北骄”“可可西里”牦牛肉干等特色产业品牌已经成为青海品牌崛起的强势代表,标志着青海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近年来,这“三个转变”,成为青海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打造自主品牌的实践指南。青海以“大美青海、特色品牌”为主题,不断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成功举办了青海品牌商品西安、南京、武汉、郑州和杭州推介会。在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和第十六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上,先有我省13家本地企业精彩亮相,后有我省67家特色企业走出国门,开拓了视野,圆满完成了青海品牌商品在上海和阿拉木图的展示推介,成果丰硕,取得了较好的推介效果,使青海品牌成为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截止年,青海省的注册商标数量达到件,中国驰名商标达到4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达到36件。“青海老字号”认定企业17家,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个。

青海解放70年间,青海省商标年注册量从件上升到0件用了18年,从0件到00件用了17年,而从00件到0件仅用了5年时间,实现了品牌数量和质量并进发展格局。青海自主品牌数量的增长表明了区域营商环境的优化、市场主体的活跃,而产品质量的提升促进了企业品牌竞争实力的增强、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品牌附加值的增长。青海解放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主品牌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奋斗史,主题明确、内涵丰富、成效显著。

二、活力释放:辐射带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现在品牌旗帜下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和特色经济形成的发展过程。青海自主品牌的培育、发展经历了70年,从品牌模糊认识到确立品牌发展战略、从商标注册到品牌经营、从企业自我发展到社会全方位品牌培育的形成,青海自主品牌正深刻影响着青海区域经济质量的提升与建设。

青海自主品牌提升青海特色经济核心竞争力。青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探索青海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道路,促进了青海生态特色、优势资源与市场的有效结合。青海特色经济体现了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等省情特点,由此形成了在能源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特色生物和农畜产品加工、中藏药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盐桥”钾肥、“互助”青稞酒、“雪舟”牛绒衫、“晶珠”藏药、“金诃”藏药、“三江源”冬虫夏草、“藏羊”地毯、“金溢”铝型材、“布哈拉”民族服饰等中国驰名商标。同时,具有鲜明特色的青海众多中国驰名商标,为青海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提供着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优势,形成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青海特色经济。同时,青海充分发挥草地和水资源等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培育出强大的畜牧业产业,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在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牦牛产业、打造牦牛品牌的政策引领和资金支持下,牦牛品牌的效益逐渐凸显,牦牛肉、藏羊肉每年销往省外近10万吨,占牛羊肉总产量的约1/4,品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有机枸杞种植面积达11.5万亩,年产量突破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鲑鳟鱼等冷水鱼产量达到1.38万吨,占全国鲑鳟鱼养殖产量的1/3,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出口欧洲的许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获准出口的省份。正是不断发展的特色经济促进了青海自主品牌的建设,而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又不断夯实了地区逐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青海自主品牌促进青海经济结构优化。随着我国自然资源约束加强,青海省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步显露。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质是发展方式粗放。面对当前宏观调控环境和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走质量型、效益型、环保节能型的绿色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将使得区域各种资源在优势产业和企业中得到集聚,为自主品牌发展汇集了资金、技术和政策优势,同时自主品牌所带来的高附加值又不断促进着产业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经过18年培育与发展,“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体育赛事影响指数排行榜中“最具影响力自行车赛”榜首;中央电视台多年连续播出的“青海湟鱼洄游”系列专题片,全面提升“大美青海”生态品牌影响力。“大美青海”“环湖赛”等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极大促进了青海旅游、休闲、运动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地区第三产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展格局。青海的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80.5:5.7:13.8调整为年的9.4:43.5:47.1,至今多层次、多形式的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与转型的主力军,这其中,产业的品牌引领功不可没。

三、砥砺前行:夯实青海自主品牌化道路的基石

青海解放70年带给其自主品牌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了自主品牌从无到有的转变。但我们也应清楚认识到,目前我们已拥有的全国驰名商标仅占品牌总量的2.96%,且注册商标数也在全国倒数第二,仅列西藏自治区之前。同时,青海自主品牌总体上还存在着影响力不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拉动区域经济作用低等多方面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青海省自主品牌培育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品牌意识是前提,要着力强化品牌经营意识。“品”是产品,是品质;“牌”是商标,是灵魂。品牌是依附于产品之上的,市场经济发展早已走出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认识误区,品牌成为了产品推广的重要载体,是产品和服务走向市场的通行证。青海企业在品牌定位、品牌渠道、品牌传播、品牌文化、品牌的防御与保护等品牌管理方面与国内先进企业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要强化品牌经营意识,让青海品牌成为青海产品走出青海、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金名片。

质量保证是基础,要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说到底,支持品牌能够走多远的背后支持还是产品的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的基石,没有质量就没有品牌。树立质量经营理念,立足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对促进青海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毁掉一个品牌只需一夜之间。为此,要强化企业在质量兴省中的主体地位,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主动将质量思想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和服务等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推动管理升级,增强竞争能力。

创新发展是动力,要下大力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随着国家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生产要素制约不断加剧,青海省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矛盾逐步显露。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质是发展方式粗放。面对当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拼资源、粗放型发展的路子已难以为继,走初级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的老路必然走不通,企业必须加强科研创新力度,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提高产品品牌的竞争力、影响力,从而实现品牌与经济两者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色产品是优势,要想方设法突出地方产品特色。“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用好用足政策,突出特色,借势发力,打造独具青海特色的产品和品牌集群,在“特”字上下功夫。紧紧抓住“特色”做文章,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不断发展壮大青海特色品牌,努力创立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名牌。重点发展盐湖钾肥、光伏光热、锂电、新材料、装备制造、高原生物医药、特色轻工、特色农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利用青洽会、藏毯节、清食展、环湖赛等节会、展会、赛会机会,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围绕“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中国有机枸杞之乡”、“中国冷水鱼养殖繁育之库”等高原特色有机生态品牌,大力发展藏羊、牦牛、枸杞、沙棘、中藏药材、果蔬花卉、饲草料、富硒农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主打“高原、绿色、有机、富硒、无公害”牌,以品牌担保品质,以优价激励优质,增加市场紧缺农畜产品供给,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着力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今天的青海,正以品牌引领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决定、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机制,大力实施品牌创建和提升行动,为青海自主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找准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强化了措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海省自主品牌必将成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