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报中部大省出生人口4年下降476 [复制链接]

1#

我国人口警报已经拉响。

1

年,大概率是我国人口负增长元年。

7月12日,《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年我国出生人口为万人,二孩占比为41.4%,三孩及以上占比为14.5%。

万,光看数字还很庞大,一看趋势简直不能太糟糕了!

年,我们国家全面实行了二孩*策,新出生人口数量在这一年迎来一个小脉冲,在达到近20年高峰万后,开始断崖式骤减,仅5年时间就暴跌到年的万。

形式相当严峻!

全国出生人口数量直线下降,具体到各个省份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发布了年的出生人口数据。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公开数据整理

29个省份中,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安徽、广西、江苏、湖南和贵州。其中,仅有前6个省份出生人口超过50万;仅有广东1省出生人口超过万。自年超越山东成为第一生育大省后,广东已连续4年位居第一。年,广东出生人口为.31万人,连续两年成为唯一一个超过百万大关的省份。

尽管广东出生的人口最多,但它不是最能生的省份,你们猜猜哪个省“最能生”?

西藏!

年西藏人口出生率14.17‰,全国最高,是全国“最能生”的省份。

如果考虑到人口基数和城市的发达水平,去年最爱生小孩的是广东、广西,最不愿意生小孩的是江苏和上海!

如果再综合考虑一下经济发展的均衡水平,基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越有钱的地方越不愿意生小孩。

所以,经济条件绝对不是阻碍生育率的根本原因。

从各省数据来看,多个省份年出生人口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低。

黑龙江喜提出生率倒数第一,仅有3.59%;加上大量的年轻人离开和老龄化较为严重,死亡率高,黑龙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国最低,-5.11%。

湖南出生人口近60年来首次低于50万人;江西省出生人口比年减少5.04万人,出生人口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低于40万人。

过去的人口大省河南,出生人口自年以来首次低于80万人。总人口再减58万,总数从过去上亿人口减少到万。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低,甚至转为负增长,河南人口或将更少。

有点出人意料的是,年湖北人口增长量54.7万,处于全国第3,仅次于浙江和广东,是唯一一个表现亮眼的中部省份。

全国各省份中,人口形势最为严峻的是安徽。

年,安徽共出生51.58万人。年至年安徽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1.6万,年增长率为-12.1%、-11.4%、-15.8%,-17.9%,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安徽出生人口数量四年下降47.6%。

在安徽,想生娃的家庭都在努力生,不想生娃的家庭一个都不想生。

年安徽省新生二孩数量比一孩多出2.28万人,占新生人口数量的45.27%。年,安徽省新生二孩数量首次超过一孩,占比达53.8%。在此之后,安徽省新生二孩占比一直高于一孩。

安徽的95后,00后小青年,真的是活得通透!

从年的数据看,国家三胎催生效果几乎为零,而随着经济大环境变差,收入下降,可以预计我们的出生人口数量还将进一步下滑。

人口负增长的还带已经来了!

2

在出生人口下降的同时,“退休潮”也将来临。

如果按照60周岁退休倒推,今年正是年左右出生的人群进入退休的时候。年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生育高峰期起始年份(出生人口为万人),年出生的人口是近70年来的最高值(万人)。在接下来的这波“退休潮”中,每年都会有超过万人退休。

随着退休大潮的来临,我们劳动年龄人口将开始准年加速减少

年,我国50-54岁的人口为1.21亿人,55-59岁人口为1.01亿人,60-64岁人口为万;而“接档”他们进入劳动年龄的0-4岁、5-9岁、10-14岁的人口,分别只有万、万和万。

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看,年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如果简单按照每年万人增速递增,年我们老年龄人口将达到4亿人。

就现在人口出生率的趋势看,到年人口将可能减少至11亿,届时我们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30%,进入重度老年龄化阶段。

3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当下社会讨论最多、最为热烈的话题,也是各个专家、学者开出药方最多的社会症结。

事实上,很多讨论和观点都是带节奏,赚流量。

比如,部分专家针对出生率的下降,建议国家应该加大补贴,用金钱鼓励生育。

其实,这种凭空印钞,制造通货膨胀,通过剥夺14亿中国人的购买力,来补贴生育人群做法,本质上加重了所有人的负担,让本就因生活压力而不生育的年轻人,更加不想生育!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任何补贴都无法阻挡生育率持续下降的趋势。出生率下降,是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文明社会后必然面临的问题。

地缘、文化、习性都与我们相似,但经济水平更高的新加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生不生孩子不只与“钱”有关,还与信心有关。这种信心包括,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加,社会福利的不断完善,以及越来越公平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机制。

关于这么方面的解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暴哥之前的文章《央行多印2万亿,10年多生万孩子?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孩子?》

“退休潮”的来临也没有大家渲染的那么可怕,大规模退休潮,是前期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经济发展只要享受过人口的红利,就一定会要承担老年化的压力。

很多人认为,当低出生率遇上退休潮,我们劳动力人口将出现很大的缺口,工厂再也没有年轻人可用。

其实,并非如此!

随着我们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链的升级,工业化、智能化社会的到来,最基础、最原始的劳动力需求一定是会减少,这是整体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必然结果。

我们未来缺少的不是劳动力,而是技术含量更高的蓝领工人。你们看看大厂的35岁效应,以及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研究生去送外卖就知道,未来我们社会的劳动力需求,绝对不是简单的数量短期,而是全面素质教育下,职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

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经济还能不能持续的快速发展。经济不发展,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进一步下降,想想当下的经济环境,16-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高达19.3%。

老年化不可怕,只要经济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速,老年化问题都不是问题;一旦经济出现掉档、下滑,这些问题才会是大问题。

当然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养老最终还是只能靠自己。要不你就多生娃,要不你就多攒钱,最保险的就是一边多生娃,一边多攒钱。

否则,晚年生活要不是孤独潦倒,要不就是绑在养老院的床上,由不相干的人来拔你的氧气管。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