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信托公司也看上消费金融,流贷、助贷模式承压
消金业务大户光大信托一月内连发3期消金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
四川信托否认将被接管:经营工作正常,已向有关部门举报
4月信托发行不足亿元收益率滑入“7”时代
天津信托遇上“老赖”,“神秘”的万元违约金怕是打了水漂
外资进场门槛放宽信托业务加速“回归本源”
降通道控地产信托业马太效应将凸显
四川信托否认将被接管去年资产减值损失增3倍
最新行业评级结果下发:A类减少,C类增加,这份名单值得一看
继续摆脱疫情影响!集合信托4月发行亿,基建类“雄起”工商企业类“大降”
信托公司去年业绩分化加剧转型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海航系”险企渤海人寿去年亏近14亿预付3.07亿拟控股渤海信托
万向信托卷入长城集团资金泥潭,年化24%的超高罚息浮出水面
新型消费汽车消费成重点银行信托加快行业布局
年信托行业评级A类“缩减”但这几家公司逆势“由B升A”
融资方“搭擂台”公开招标信托公司或成政信业务操作新趋势
安信信托超百亿资产受限占其资产总额近半
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近18万亿资金信托被“监管”
购买渤海信托股权耗资46亿渤海人寿关联交易近百亿
华夏幸福:与中融信托签署11亿元永续债权投资合同
1、信托公司也看上消费金融,流贷、助贷模式承压
作为我国第二大金融子行业,信托公司在近年的转型大势中瞄准了“消费金融”这一领域。截至目前,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40多家信托公司开展了消费金融信托业务。
日前,又有一家信托公司打算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参与消费金融业务。西藏信托近日在年年报中称,计划组建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大会已审议通过。
“信托公司涉足消费金融业务已久,但是信托传统业务和消费金融业务并不是完全匹配,在获客、风控管理、智能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信托公司通过专业子公司的方式涉足消费金融领域更具优势。”一位信托业人士表示。
目前,对于大部分信托公司而言,一方面,在行业回归信托本源的监管要求及趋势下,信托公司转型压力较大,虽然制定了以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为重要发展方向的业务规划,但另一方面,上述新业务对弥补原有业务的萎缩仍有一定难度,尤其在疫情下,消费金融开展稍有不慎可能出现新的风险点。(第一财经)
2、消金业务大户光大信托一月内连发3期消金产品,收益率明显下滑
近年来,随着互金行业整治的深入,信托公司与消费金融平台的合作也更为谨慎。尤其在今年小象优品与云南信托的合作被监管叫停后,多个资金方收紧与中小型消金平台的合作。
在信托和消费金融平台合作趋紧的情况下,光大信托也被曝出收紧与消费分期平台“桔子分期”在资产端的合作。
不过,在近一个月以来,蓝鲸财经注意到,光大信托依然发行了3期底层资产为消费金融的信托计划,其中两期项目为资金流向小赢普惠的弘禄系列,一期项目资金流向洋钱罐的惠瓴系列产品。相较于此前的消金类项目产品,光大信托的消费金融类产品面临着收益率显著下滑、风控措施收紧的情况。(蓝鲸财经)
3、四川信托否认将被接管:经营工作正常,已向有关部门举报
5月11日,有消息称,四川信托即将被接管,资金池业务全部停止,并称该公司高管的个人护照全部上缴。
5月12日,记者注意到,四川信托对“即将被接管”和“资金池业务全部停止”传闻发出了声明。在声明中,四川信托表示,上述传闻是不实信息,严重诋毁了公司声誉,已向有关部门举报。(国际金融报)
4、4月信托发行不足亿元收益率滑入“7”时代
受疫情和相关政策不断收紧影响,集合信托发行正持续“缩水”。用益信托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全行业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不足亿元,环比下降超2成。与此同时,随着降息预期情绪的延续,信托市场收益也进入低利率时代,一季度平均预期收益率降至8%以下。(经济参考报)
5、天津信托遇上“老赖”,“神秘”的万元违约金怕是打了水漂
近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一则判决书,关系到天津信托多万元的违约金。
判决书显示,天津信托要求被告广东美林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美林投资”)支付逾期回购违约金.60万元,及按年利率6%计算的上述资金所产生的资金占用金和律师费2万元。天津美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卓延对美林投资的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但是审理过程中,美林投资和林卓延在送达传票后均未到庭。
最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天津信托多万元的违约金和林卓延的连带责任表示支持,驳回了资金占用金和律师费的诉求。(界面新闻)
6、外资进场门槛放宽信托业务加速“回归本源”
在监管政策放宽险资的境外投资门槛后,外资入股信托公司的条件也进一步放开。
根据银保监会的征求意见稿,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境内信托公司不再有硬性的资产规模要求,同时取消境外金融机构入股境内信托公司应具备“总资产不少于10亿美元”的门槛要求。对信托公司来说,连续的监管政策发布,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信托业的对外开放步伐。
此前,由于持股比例等条件的限制,境外金融机构投资境内信托公司仍有一定的准入门槛。截至目前,68家信托公司中只有11家引入了外资股东。
但随着银保监会再度放宽政策约束,信托业市场人士预测,未来信托公司吸引境外金融机构进场或加大投资的概率将增大,从长期看,内资与外资在投资政策上的平等性也将逐步实现。(中国经营报)
7、降通道控地产信托业马太效应将凸显
“今年房地产信托业务仍将继续下降,信托公司在风控上也会更加谨慎。”多位信托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降通道、控地产,仍是行业年发展的关键词。信托业转型势在必行,马太效应将更加凸显。(中国证券报)
8、四川信托否认将被接管去年资产减值损失增3倍
日前有传闻称,四川信托即将被接管,停止所有资金池业务,高管护照上交。四川信托很快澄清了这一消息,并表示已向有关部门举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不过市场上仍有“四川信托多只信托计划踩雷”、“疑似给部分机构违规输血”等传闻,四川信托与身陷泥沼的安信信托也存在股权关联。从业绩看,去年四川信托净利润下滑三成,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了三倍。(新京报)
9、最新行业评级结果下发:A类减少,C类增加,这份名单值得一看
又一年信托行业评级初评结果出炉。
信托百佬汇今日记者获悉,5月12日开始,信托公司陆续收到中国信托业协会下发的年信托公司行业评级的初评结果。
根据记者目前掌握了解的情况,年行业评级A类公司有所收缩,C类公司家数有所增加。具体来看,一些老牌劲旅如中信信托、华能信托、中融信托、上海信托等依旧维持A类评级,建信信托则由B类晋升A类;亦有信托公司由A类滑落B类,而一些B类公司如国联信托、新时代信托则维持上一年度评级结果不变。同时,随着监管趋严、行业风险暴露,个别信托公司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准备,出现业绩下滑,由B类下滑至C类。(信托百佬汇)
10、继续摆脱疫情影响!集合信托4月发行亿,基建类“雄起”工商企业类“大降”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在3月集合信托产品发行和成立规模飙升的情形下,4月集合产品的发行规模的下滑幅度不大。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0日,4月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款,与上月同时点相比减少14.78%,发行规模.05亿元,与上月同时点相比减少18.70%。
信托百佬汇记者注意到,4月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保持缓慢下行的趋势,但目前收益率依旧在“7.5”之上。与此同时,工商企业类和金融类信托发行规模明显下滑,基础产业类产品逆势增长。(证券时报)
11、信托公司去年业绩分化加剧转型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记者5月13日发稿时止,68家信托公司中绝大多数已经披露了年业绩数据,信托公司业绩分化趋势进一步显著,头部信托公司强者恒强,且在转型和创新业务方面已经初具规模,部分信托公司则不良率大幅增长。整体来看,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转型过程中行业内部分化格局更加明显。(中国证券报)
12、“海航系”险企渤海人寿去年亏近14亿预付3.07亿拟控股渤海信托
近日,渤海人寿发布的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继年亏损约7.68亿元之后,去年再度亏损约13.95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扩大55%。
“综合来看,年受投资业务影响,导致报表亏损严重。”针对去年出现大额亏损的原因,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记者说道。
其进一步解释称:“得益于我司亿元雄厚的资本金实力及持续深化转型的成果,风险项目减值准备的计提并未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实质影响。”
作为“海航系”旗下险企,渤海人寿近日还被报道欲从海航资本手中接过渤海信托的控股权,虽然该交易尚未完成,但渤海人寿已经预付股权转让款3.07亿元。(华夏时报)
13、万向信托卷入长城集团资金泥潭,年化24%的超高罚息浮出水面
“你想要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想要的是你的本金。”这大概就是万向信托现在遇到的事情。
近日,长城影视(.SZ)发布公告,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万向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向信托”)与公司控股股东长城集团、公司、赵锐勇先生的金融合同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万向信托因不服一审判决结果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界面新闻)
14、新型消费汽车消费成重点银行信托加快行业布局
从中央到地方,近期多项金融政策接连出台,有力提振了国内消费市场。发改委、工信部、银保监会等部门日前发布政策,鼓励加大对个人汽车消费、新型消费等的信贷支持力度。江西、福建、四川等地也积极落实了相关举措,旨在促进消费。与此同时,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也纷纷加速布局,推出多个消费金融创新产品。
在政策力挺下,4月份个人消费贷款、“五一”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等数据指标均彰显了消费回暖态势。针对目前消费金融领域存在的低息套现、多头借贷等风险,专家表示,征信系统互联互通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下一步,监管部门将继续弥补制度短板,通过多种举措防范金融风险,促进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人民网)
15、年信托行业评级A类“缩减”但这几家公司逆势“由B升A”
监管趋严,也让年信托行业评级A类公司有所减少。
信托百佬汇记者获悉,除了资产规模庞大的建信信托,国投泰信托及西藏信托这两家中小型信托公司也在行业评级中逆势“由B升A”。
一位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向信托百佬汇记者表示,“此次行业评级结果反映出其评级标准也在变化之中,为适应新的监管导向,后续行业评级还可能继续优化,以更多体现监管导向。也希望今后信托行业监管评级或者行业评级结果能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发挥评级结果的激励作用,促进行业良性竞争。”(信托百佬汇)
16、融资方“搭擂台”公开招标信托公司或成政信业务操作新趋势
近期,信托业内发生了一件新鲜事。
江苏腾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腾海”)在南通市政府采购网上接连发出了两份关于信托产品发行机构选聘项目采购的公告,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向有意向的信托公司分别募资2亿元和3亿元。
上述招标项目的工作人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此次采取公开招标的模式是一个试点,进行市场化竞争,使之更加规范透明。有信托业内人士认为,这或是未来政信类业务操作的趋势;亦有人士不以为然。(21世纪经济报道)
17、安信信托超百亿资产受限占其资产总额近半
5月14日晚间,*ST安信(即安信信托,.SH)公告披露了公司资产受限情况。截至4月30日,安信信托受限资产账面价值总计约.21亿元,占公司上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的48.67%,其中质押资产账面价值约43.99亿元,冻结资产账面价值约57.22亿元。
截至年12月底,安信信托总资产为.94亿元,较年底减少.43亿元,同比下降34.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则为76.31亿元,同比下降36.47%,资产负债率59.90%。(每日经济新闻)
18、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近18万亿资金信托被“监管”
在中行“原油宝”事件发酵近1个月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问题在信托业也引起更多